獻于刚才过世的外婆吳汉卿(1911年10月28日生于宁波,2009年8月28日凌晨1点卒于多伦多)

關於我自己

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

(第4頁)1愿乘2御3識5在疑志6求7來師諍9忘應13諍毋聽14庸發民句16萃舍制暨17至志鏉氏18悉上黨收19赦出楚20喜好處21盡22盡23豈24閉關許寡諍25蕃26无










(第1行)大重秦。秦將以燕事齊。齊燕為一,乾(韓)、粱(梁)必從。勺(趙)悍則伐之;則摯(執)而功(攻)宋。’冕以為善。臣以車百五十(第2行)入齊。冕逆於高閭,身臣以入。事曲當臣之言,是則王之教也。然臣亦見其必可也。猶冕不知變事(第3行)以功(攻)宋也。不然,冕之所與臣前約者善矣。今三晉之敢據薛公與不敢據,臣未之。雖使據之,臣保燕而事王。(第4行)三晉必不敢變,齊燕為一;三晉有變,事乃時為也。是故當今之時,臣之為王守燕,百它日之節。雖然,成(第5行)臣之事者,王之循甘燕也。王雖疑燕,亦甘之;不,亦甘之。王明視(示)天下以有燕,而臣不能使王得於三(第6行)晉,臣亦不足事也。”《佚文》謂齊王曰:“始也,燕纍臣以摯(質),臣為是未欲來,亦未□為王為也。今南方之事齊者(第7行)多故矣,是王有憂也。臣何可以不亟?南方之事齊者,欲得燕與天下之,而入之秦與宋以謀齊。臣之於燕(第8行)王,燕王必弗聽矣。臣有(又)來,則大夫之謀齊者大解矣。臣為是,雖式燕,必將來。緣子之請貴,循也,非以自為也。故桓(第9行)公聽之。臣賢王於桓公。臣不敢(妄)請□□□□。王誠重御臣,則天下必曰:燕不天下以師,有(又)使蘇秦(第10行)□□□大貴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齊□□之□□□□之車也。王□□□□□□(第11行)請以百五十乘。王以諸侯御臣。若不欲□□□請以五十乘來。請貴重之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(第12行)高賢足下,故敢以聞也。”《佚文》謂齊王:“燕王難於王之不信已也,則有之;若慮大惡□,則无之。燕大惡,(第13行)臣必以死之;不能,必令王先知之。必毋聽天下之惡燕交者。以臣所□□□魯甚焉。□臣大□□(第14行)息士民,毋庸發怒於宋魯也。為王不能,則完天下之交,復與粱(梁)王遇,□功(攻)宋之事,士民句(苟)可復用,臣必(第15行)王之无外患也。若燕,臣必以死必之。臣以燕重事齊,天下必无敢東視□□。兄(況)臣能以天下功(攻)秦,疾與(第16行)秦相也而不解。王欲復功(攻)宋而復之;不而之,王為矣。”《佚文》自勺(趙)獻書於齊王曰:臣(既)從燕之粱(梁)矣。(第17行)勺(趙),所聞於乾(韓)、粱(梁)之功(攻)秦,无變矣。以雨,未得也。臣之所得於奉陽君者,乾(韓)、粱(梁)合,勺(趙)(第18行)悉上黨以功(攻)秦。奉陽君謂臣:“楚无秦事,不敢與齊遇。齊楚果遇,是王秦已。”亓不欲甚。(第19行)欲王之粱(梁)王而復見之。勺(趙)氏之慮,以為齊秦復合,必為兩啻(帝)以功(攻)勺(趙),若一口。若遇不必,雖(第20行)必,不為功。願王之以毋遇奉陽君也。臣以足下之所與臣約者告燕王:“臣以好處於齊,齊王(第21行)終臣之身不謀燕;燕臣得用於燕,終臣之身不謀齊。”燕王甚兌(悅),亓於齊循善。事卬曲(第22行)王。王堅三晉亦從王;王取秦、楚亦從王。然而燕王亦有苦。天下惡燕而王信之。以燕之事齊也,為矣。(第23行)先為王絕秦,摯子宦二萬甲自食以功(攻)宋,二萬甲自食以功(攻)秦。乾(韓)、粱(梁)能得此於燕哉?盡以為齊王猶聽(第24行)惡燕者。宋再寡人之乃功宋也。請於粱。於宋而不人已舉宋講矣。乃來得三。今燕勺(第25行)之兵皆至矣。俞疾攻四。寡人有聞粱燕王甚苦之。願王之為臣甚安燕王之心也。燕齊循善,為(第26行)王何患天下? 《佚文》自勺(趙)獻書於齊王曰:臣以令告奉陽君曰:“寡人之所以有講慮者有:寡人之所為功(攻)
(第1行)
願(第1頁第8行)
《說文》本作椉。
(第2行)
(第2頁第16行)
(第3行)
《玉篇》軄:俗職字。
(第5行)
(第6行)
(第7行)
(第2頁第12行)
(第9行)
譍(第2頁第9,13行)
(第13行)
(第4頁第7行)
(第2頁第18行)
(第14行)
(第16行)
(第3頁第1,18行)
(第1頁第4行)
(第17行)
(第4頁第5行)
shòu
氐dǐ
(第18行)
(第1頁第18行)
(第19行)
(第3頁第7行)
(第20行)
(第1頁第25行)(第2頁第17行)
(第21行)
(第22行)
(第4頁第21行)
(第23行)
(第2頁第8行)
(第24行)
(第1頁第16行)
(第2頁第12行,第4頁第7,13行)
(第25行)
與藩通。《詩·大雅》四國于蕃。
葘《爾雅·釋地》田一歲曰葘。
(第26行)
(第3頁第22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